Meet George Yen, DTM 認識世界總會長-- 顏瑛宗

 

顏瑛宗,國際演講會2013-14年的世界總會長,他是一位對領導(leadership)與指導(mentoring)的藝術都極具熱忱的台灣企業領袖。

 

55年前,台灣創立了第一個演講會分會;2000年,台灣成立了第一個正式的區(District)。顏瑛宗先生當選國際演講會2013-14年的世界總會長,再創新紀錄:他是第一位擔任世界總會長的台灣人。

 

顏瑛宗先生於2013年八月,在世界大會上當選世界總會長。他定居台北,會員資歷已有24年。他是史格亞(股)公司(Great Sequoia Corporation)的董事長;該公司專營工業用閥與接頭之管理、生產與貿易。他也是另外五家相關企業的董事長。這五家機械與工業產品生產公司都是國際級的合資公司。

 

顏瑛宗通曉四種語言,在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(Wharton School)取得國際關係碩士學位。為紀念其父,他在12年前創立朝邦文教基金會,現擔任董事長。基金會的宗旨是推動對話力,促進正向的社會改變。

 

顏瑛宗歷年來已在演講會中擔任過許多領導職務,目前會籍屬於台灣雙聲代中英雙語演講會。妻子吳咨杏為傑出會員,曾擔任總會長。女兒顏克莉亦為台灣雙聲代演講會會員,是該會的共同創始會員。

 

Q: 身為六家公司的董事會主席,您有哪些責任?

A: 我負責主導公司的理念價值,它恰巧與演講會的核心價值相同,就是誠信、尊重、服務與卓越。它們是企業文化的核心,也是公司的基礎。尤其是其中四家雖然是三個不同國家(日本、加拿大和美國)的合資企業,所有的公司都分享相同的核心價值。就是這些共同的核心價值、使命和願景,讓我們結合為夥伴。

 

Q: 您通曉四種語言,這樣的語言背景帶給你什麼啟發?

A: 語言使你了解其他人的心思和靈魂,明白他們是如何去感知和經驗這個世界。我的母語台語呈現出的世界觀,和我後來在學校學到的國語和日語所呈現的世界觀,有很大的不同。英語是我的第四種語言,它呈現出西方的世界觀。

 

台灣145個分會中,有四分之三用英語進行例會,其他的四分之一則使用台語、國語、日語、客語,以及大部分的雙語。演講會的形式可以套入任何語言,這點十分有趣。即使文化和語言不同,人性的精神是相通的。

 

 

Q: 除了演講會之外,您有什麼其他的嗜好和興趣?

A: 我會騎單車、健行或打羽球,調劑久坐辦公室的生活模式。騎單車和健行可以消除長期累積在身體和心靈中的毒素,打羽球則需要全神貫注、迅速反應。這些活動都有助於提神醒腦。

 

我最得意的是完成了台灣的四大挑戰:騎單車環島(九天)、登玉山(海拔3,952公尺,為北迴歸線最高點)、爬台北101大樓(2006年完成,當時台北101是世界最高的大樓)、泳渡日月潭(3.5公里,相當於2.2英哩)。1992年我和太太去渡蜜月時,還爬了婆羅洲的神山(東南亞最高峰之一,海拔4,095公尺)。

 

Q: 您何時加入演講會?為何加入演講會?

A: 我在美國住了24年之後,1989年回到台灣,加入演講會。當時我處於人生的谷底:離了婚、沒有工作、沒有朋友。演講會幫助我重建自信、結交朋友,在台灣展開新生活。

 

經由在演講會中的演說、講評和聆聽,我得以分享、省思我的生活。借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6年的出版品《學習:心中的寶藏》所言,演講會活動是「學習了解、學習執行、學習生活、學習改變、學習共存」的絕佳方式。

 

Q: 你最喜歡演講會的哪一個面向?

A: 人們如果遺世獨立,自我隔離,就無法學習、進步。演講會就和人生一樣,是要親身體驗,從做中學。我們透過觀察學習、成長,在與他人的互動中發展自我省察的能力。演講會是個「練習場」,就像是個人成長的「道場」,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點。

 

Q: 演講會對你的職涯有什麼幫助?

A: 我從演講會獲益最大的有兩點。第一,演講會讓我能更簡潔地思考與表達,這對我身為企業領導人而言,是非常有用的工具。第二,演講會的核心價值,即誠信、尊重、服務與卓越,成為我的企業哲學,是和日本、加拿大、美國公司合資的基礎,也在克服難關時將我們緊緊相連。

 

Q: 今年三月,中華民國外交部表揚您透過演講會,在「國際交流與全民外交」上的貢獻。請說明演講會在台灣的運作與名聲。

A: 演講會在台灣的開端,歸功於前世界總會長Bennie Bough, DTM。1958年時他只是個年輕的美國海軍士兵,隨部隊駐守在台北,卻創立了台北分會(Taipei Toastmasters)。現任的中華民國外交部長林永樂,後來也成為該分會的會員。1958年的開端,後來發展成一個擁有145個分會的區。2000年,台灣在我太太吳咨杏擔任總會長時,成為一個正式的區(District),國際演講會也從此在台灣更有能見度,特別是在外交部,我們也成立了一個分會。希望在台灣出了一位世界總會長之後,能讓國際演講會在這裡更具知名度。

 

Q: 對於首次擔任領導職的新手,您會給他們什麼建議?

A: 善用這個機會來學習,努力實踐領導的藝術。要注意隨著領袖身分而來的自我本位心態,保持謙卑才是成功之道。最重要的是要能超越自我,覺察自身的作為。

 

Q: 您推崇哪幾位領袖?原因為何?

A: 我要說的這兩位領袖各來自東方和西方,兩者年代相差2500年之久。其中之一是道家哲學創始人老子,大力提倡簡約單純、無欲無我。另一位則是亞伯拉罕‧林肯,堅毅的人格使他克服一連串的失敗與人生逆境,成為受人敬重的美國總統。

 

Q: 您想在演講會中擔任領袖並成為世界總會長的動機是什麼?

A: 愛因斯坦曾說:「我並非天賦異稟,只是天生好奇罷了」。我也很好奇,想知道演講會能教我什麼,所以就從首次擔任分區總監一直做到現在。2006年當選世界理事,使我眼界大開,見識到超越67區和台灣以外的演講會全球大家庭。擔任理事的兩年期間,我目睹絕佳的組織治理模式,還把這種模式移植到自己公司的董事會。這個機會恰巧與我的生涯規劃吻合──我正準備投身非營利組織事業。

 

Q: 您即將成為第一位來自台灣的世界總會長。這對您和台灣的演講會有什麼意義?

A: 擔任世界總會長,對我和台灣的演講會都是莫大的榮幸。台灣並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,因此像演講會這種非政府組織在全民外交上的成就,讓這份榮幸更別具意義。當政府無法扮演某些角色時,人民就應該來填補這個空缺。

 

Q: 您如何在工作和世界總會長的責任間取得平衡?

A: 管理和領導的重點就是打造團隊、授權幹部。我很自豪在過去20年中,已經在六間公司都建立了自我管理的團隊。公司運作如常時,我主要的挑戰反而是讓自己不要礙事。因此演講會成為我投注多餘時間和精力的絕佳場域。身為公司的CEO,我主要為營收獲利負責,工作的重點是擬定策略與方針。其他日常工作,我很樂意放手讓別人掌管。因此我衡量成功的標準,就是看我有多少時間可以貢獻給演講會。

 

Q: 您的太太和女兒也都是演講會會員,您認為這一點有什麼益處?

A: 全家三人共同投入,讓我們在演講會有三倍的成長,也更強化家人間的羈絆。咨杏和克莉學習對話與輔助他人的過程,大大充實一家人在生活中與演講會的共同學習。

 

Q: 您在任期中想達成什麼目標?

A: 留住會員是國際演講會極需努力的區塊。從2009年起,會員續會率從60%降到57%。任何組織都有可能發生某種程度的人員流動,但這樣的下滑趨勢依然值得注意。幸好我們可以直接從分會著手解決問題。近期的研究顯示,如果分會有正式、井井有條的輔導系統,就能提升會員的滿意度。我們要鼓勵全球每一個分會建立系統,持續替新會員指派輔導員,並確保會員在分會中不斷獲得指引。

我們的口號「領袖的搖籃」,來源就是輔導員系統,因為透過幫助別人,輔導員會逐漸成為領袖。我相信只要所有會員一起努力,建立更強健的導師文化,一定能在一年之內讓會員回流率升回60%。

 

Q: 您想對所有的演講會會員說什麼?

A: 堅持下去!學習溝通和領導,就像學習運動技能或研修武術功夫一樣,要持續地刻苦勤練。假以時日,你的堅持不懈一定會有所回報。